广州鸿日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战略咨询商业模式设计企业文化咨询战略规划咨询权责体系设计制度流程咨询风险内控体系设计集团管控咨询运营管控咨询组织架构设计岗位管理体系设计薪酬体系设计绩效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咨询任职资格咨询人才盘点与人才测评培训体系建设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发展咨询数字化战略转型数字化组织建设数字化人才发展数字化人才招聘数字化培训管理数字化员工关系管理数字化人才测评与盘点数字化绩效管理体系数字化人力资源咨询战略重新定位企业文化重树组织结构流程制度重构薪酬激励绩效管理股权激励企业转型升级咨询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国企薪酬绩效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十四五规划国有企业改革咨询公务员考评与激励体系建设政府雇员人才管理咨询政策研究与解读区域发展调研与规划政府招商促产咨询事业单位改革政府、事业单位改革咨询企业商务服务制造业交通行业能源化工教育现代服务业城投与建筑工程行业热点行业方案政府/事业单位/公用事业房地产/建筑/工程/物业/租赁业IT/通信/电子/科技/互联网生产/加工/制造业贸易/批发/零售/连锁业能源/化工/矿产/水利/环保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餐饮/酒店/旅游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教育/培训/咨询/高端服务业金融/银行/投资/保险业生物/健康/医疗行业农/林/牧/渔/其他行业案例鸿日观察行业资讯政策文件公司简介顾问团队企业文化新闻动态联系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853-5885

国企改革2019年将全面实施,配套政策有望年内落地

13
发表时间:2018-09-19 18:30作者:鸿日咨询

国企改革2019年将全面实施,配套政策有望年内落地

企工资改革2019年将全面实施,那么,国企工资改革实施后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20185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以此为契机,新一轮国企薪酬改革启动。

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除了打破工资总额的固有管理模式,形成中长期激励机制也是促使国企薪酬改革落地的举措之一。作为深化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配套文件,预计有关部门将会出台股票期权、岗位分红、利润增量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政策,激励并约束企业负责人着眼于长期效益,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改革的亮点是什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更多由市场说了算

近年来,国有企业逐步健全壮大,但在工资分配领域还面临一些成长中的烦恼:市场化分配程度不高,工资能增不能减,该高的不高,该低的不低;监管体制尚不健全,部分垄断性程度较高行业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过快、水平过高,导致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工资分配不合理差距较大等。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专家常风林表示,本次改革最大亮点是坚持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市场化方向。进一步突出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企业董事会的工资分配管理权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采取更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制订工资总额预算方案,自主编制、自我约束。

此外,出资人监管方式更多采用备案制等市场化方式,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工资水平确定要求对标劳动力市场价位、参照市场标准,国有企业工资水平是否合理更多由市场说了算。特别是对主业不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职工工资水平过高偏高的,通过落实政府部门规定的工资增长调控目标实现其工资增长相对少增,并逐步向市场合理价位接轨。

工资决定机制,不再简单以经济效益论英雄

现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呈现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单一挂钩的特点。根据《意见》,将变单一挂钩一适应、两挂钩多因素综合决定。即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不再简单以经济效益论英雄,而是统筹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价位对标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等多重因素。

常风林认为,工资增长由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对标等多因素决定,并非弱化企业经济效益的极端重要性,也不是只讲公平不讲效率,更不是普涨工资。改革的核心内涵仍是工资增长咬定效益不放松。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当年工资总额可增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工资总额原则上相应下降;未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适度下降。

同时,《意见》对国有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管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明确提出分配要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打破长期以来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另一方面,改革明确要求以业绩为导向、加强全员绩效考核,职工工资收入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收入能增能减。这将使国有企业内部分配结果更符合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防止市场失灵。

国企自律机制越有效,分配自主权越充分

《意见》提出,全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对工资预算总额管理的备案制、核准制管理方式与国有企业董事会规范程度、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程度、内控机制健全程度相挂钩,且动态调整相衔接。竞争性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但如果董事会建设、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出现违规问题将会被取消备案制,转为核准制;非竞争性国有企业原则上实施核准制,若董事会建设规范、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也有机会实行备案制。

常风林表示,这突出了市场竞争越充分,政府放权越充分;企业自律机制越有效,分配自主权越充分的原则。从根本上有利于调动国有企业主动参与竞争、规范经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改革赋予自我约束机制强特别是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更充分的工资分配自主权,与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相呼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

《意见》还提出了其他多项创新性监管方式。如,明确提出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政策组合拳,包括定期制定发布工资指导线、及时提供更充分企业薪酬信息、调节过高收入、开展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等一揽子精准化的事前引导、事后监管等政策措施。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企业薪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军胜认为,《意见》有四个亮点。

第一,《意见》的出台建立了一适应,两挂钩的国企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即跟劳动力市场基本相适应,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

《意见》提出,按照国家工资收入分配宏观政策要求,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率、职工工资水平市场对标等情况,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线,来合理确定年度工资总额。

这里的工资总额,是指由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直接支付给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
鸿日咨询微信公众号
咨询热线:
400-853-588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