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控咨询公司: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会花钱”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思维!22
发表时间:2019-12-13 16:57 运营管控咨询公司: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会花钱”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思维! 1 成本控制对象:全部人 在工作中,您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形: 随着公司的发展,老板对工作中的成本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感觉压力很大,但又不知从哪入手。 每个月财务部结账加班加点做出一堆成本分析报告,人力资源部门推行落实成本控制,可是好像别的部门也不当回事,做成本分析的价值在哪里? 比如业务部门经常是成本超支了,才来咨询意见,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做在前面,把造成的损失降低些呢? 以上所说到的问题,其实就是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管理,需要全部人朝着共同的目的迈进。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2 花钱是一门艺术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除了剥削工人和在原材料上大打折扣以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所以,现代企业应有的成本控制战略及方法。 企业要想有长期效益,就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实施成本控制。换句话来说,不是要削减成本,而是要提高生产力、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并确保产品质量。 鸿日咨询案例:关于工厂采购机器 一家大型的工厂需要采购一台设备,采购部市场调研后有两种选择: 设备1,德国进口,价格很高,但运行维护成本很低; 设备2,国产,价格很低,但根据市场反馈运行维护成本会很高。 因为工厂对预算有控制,也会考核采购成本,以采购部来说,控制成本、减少预算,选择设备2是最省事的。而我们从工厂的生产部门了解到根据生产线的工作强度,预测设备1能稳定运行10年,设备2能稳定运行5年,之后就会发生高昂的维修成本,甚至会废弃。 咨询成果:通过我司的深入调研,采购总成本尤其是机械设备的总成本,是指设备的生命周期成本,价格只是成本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影响采购策略的核心还是企业的战略定位,不同战略类型的企业在采购环节需要关注的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产品领先型企业,更关心的是产品质量的控制,而成本领先型最关键是采购成本的控制,因此还需要考虑企业战略与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才可能选择符合企业需要的采购策略。我司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全方位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企业的战略定位,解决成本管控、人员配置、组织结构等等,大大地提升了工厂的人效和利润空间。 企业单纯地追求削减成本,一般简单的做法都会考虑降低原材料的购进价格或档次;或者减少单一产品的物料投入(偷工减料),或者考虑降低工艺过程的工价,从而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这样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企业劳力资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经占有的市场。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3 弱化分工,实行“大工种” 某大型国有企业某钢集团,建立时设计定员40000人,1985年实际载员33000余人。某钢集团认为:人多就是灾。从1986年以来,逐年精简人员,到1994年人员减少到21000人,到1996年,人员又减少到13000人。精简人员的措施之一是实行“大工种”制度。例如,为解决检修工“一人干活几人看”的现象,从1989年就开始对设备检修工种中的机、电、仪单一工种改成大工种。要求电工会做钳工的活,钳工会做简单的电工活,电工、钳工会做一般的焊接活等。宝钢对3800余名设备检修工人的“大工种”培训。通过技术培训用最少的人力完成多个岗位的生产操作任务。 自社会化大分工以来,分工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细,这种趋势使专业人更善于做专业的事,但是也造成对专业人员需求的日益膨胀。某钢集团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大工种”制度,一方面使企业减少人工成本投入,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员工逐步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提高了企业用工的灵活度。 ▲长按保存,分享朋友圈 4 劳务外包,压缩成本 在各种用工方式中,劳务外包(劳务派遣)形式灵活、动态可控,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选择的人工成本总额控制的“防火墙”。 鸿日咨询案例:某大型工厂的成本控制一直存在问题,花费在员工招聘、培训、福利等等方面的时间精力太多,领导花了大力气去整改,但是实际收效甚微。我司经过调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落地方案,其中为了控制成本,为企业制定了“非关键职位外包制度”,就是正式职工在企业内从事的基本上都是关键的技术性岗位,如电工、焊工、维修工等,而外包工则是包装工、搬运工、装卸队等纯体力型的、可灵活调配的岗位。 咨询成果:我司通过对工厂的全面分析,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作出明确诊断,最终解决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不清晰,成本管控薄弱、人员配置冗杂等等问题,大大提升了生产产值,优化成本控制工作,实现降本增效。 通过我司分析,该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前的用工方式不适合企业的现状。那么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基层员工需求量大,但技能要求不高,企业可以考虑将非关键岗位实行外包,减少企业管理成本。 5 企业成本管理变革之路 2019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商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改革开放进入40年,很多国内企业发展壮大得益于国家优惠政策及产业扶持,但是现在自然资源及人口红利逐步消耗殆尽,人力资源及供应链成本攀升,很多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探索新的出路。 目前全球2000强中已有60%的公司都正在实施成本削减计划。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势在必行!鸿日咨询以战略咨询为导向,运用独创的战略理论和咨询工具,通过全程“驻场式”咨询模式,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诊断,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如何实施成本控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