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大获成功?这会成为发展趋势吗?32
发表时间:2021-07-12 15:26 ![]()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a four-day workweek 冰岛 100个工作场所 2500多人 参加了政府支持的两次试验 约占该国工作年龄人口的百分之一 实验结果: 企业缩短了工作时间 但员工的收入却没有降低 ![]() 01 冰岛试行获成功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大获成功。 2015年到2019年间,冰岛进行了大规模的四天工作制试验:员工拿同样的薪水,但每周工作时间减少到四天左右。 据报道,研究人员表示,冰岛一周工作四天的试验取得成功,许多工人缩短了工作时间,但收入却没有降低。与此同时,生产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英国智库Autonomy和冰岛可持续民主协会的研究人员称,参与试验的包括警察、医护人员、商店店员、教师和议会工作人员等。 许多人每周工作时间从40小时减少到35或36小时,但效率或没有真正下降,大多数工作场所的生产力保持不变或者有所提高。 员工称感觉压力倦怠减轻,健康状况有所好转,工作中感觉更加积极快乐。 在那些幸福感没有明显改善的工作场所,幸福感也没有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试验直接促使冰岛各工会开始重新协商工作模式,目前约有86%的冰岛工人已通过谈判,签订了永久性缩短工时的劳动合同。 Autonomy研究主管威尔·斯特朗(Will Stronge)说:“这项研究证实,世界上最大的公共部门缩短工作时长的试验无论如何都取得了压倒性的成功。 Alda研究员格维兹门迪尔·哈拉尔兹松(Gudmundur Haraldsson)认为,“冰岛缩短每周工作时长的试验告诉人们,在现代社会,不仅可以减少工作时间,而且渐进式改变也是可能的。”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总结:“研究取得了压倒性的成功,四天工作制的时机已经成熟,其他政府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现在西班牙政府、新西兰政府也已经开始为公司试行四天工作日了…… 02 四天工作制是什么?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这一新闻,近期也上了我国的各大平台的热搜。 网友们纷纷评论: ![]() ▲微博评论 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四天工作制? 所谓的“四天工作制”,最初并不是指一周只工作四天,而是每周都有一天可以让员工做自己岗位职责之外的事情。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机构和私企已经开始大力推行一周4天工作制。不少人认为,这样一来他们每周可以少支出两笔交通费,多享受一天的假日。有些国家甚至出台政策,让一部分员工先试行“四天工作制”,并对这部分员工给予一定补贴,以奖励他们节约能源。 四天工作制,最初是因汽油价格的一路猛涨,美国伯明翰市被迫考虑,开始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其实,每周4天工作制,早已称不上新闻。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因为受困石油危机,人们就曾提出并推行过4天工作制。号称世界第一石油消费大国的美国,大手大脚是主流生活方式。3亿人口,竟有2.6亿辆汽车注册。美国石油消费的大部分,因此被汽车“喝”掉。甚至,汽车在美国早不为有钱人稀罕,上班、办事坐私人汽车已成为一种显摆。可资源终归有限,高消费、高污染是经济和社会不能承受之重。所以,21世纪初美国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提出“美国资源消耗过高的生活方式值得检讨”。21世纪初重新提出每周4天工作制,不过是应对高油价的又一个无奈之举。 中国方面 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内部分企业首次推出四天工作制度,通过缩短工作时间来保障职工岗位。奉贤区近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工时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力保职工不下岗。 联合利华公司也在新西兰进行一个类似试验,员工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间,在保持薪资水平的情况下减少20%的工作时间,该试验由联合利华和悉尼工业大学(UTS)商学院联合进行。 今年4月,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表示,日本政府正在讨论“选择性周休3天制”普及问题,即允许有意愿的人每周可休息3天。 2019年,微软日本公司的一个试验结果称,将工作时长减少为四天后,其销量增长了40%。 但毫无疑问,尽管试验取得了成功,四天工作制想要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西班牙是受新冠疫情打击最为沉重的欧洲国家之一,但在疫情造成的普遍失业和经济不景气当中,它却打算拿出欧盟援助计划中的5000万欧元,来支持国民每周少上一天班。 4天工作制真的“香”吗? 赞同观点一: 缩短工作时长是为了降低失业率 西班牙本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年轻人的就业率逐年降低。 政府此时提出“四天工作制”完全就是为了可以给更多失业人士就业的机会,而不是改善已有就业人口的工作待遇。 赞同观点二: 通过减少工时倒逼工人提供生产率 有报道称,提出这一想法的西班牙政党表示,更长的工作时间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更好地工作。 职场中有不少“摸鱼”的情况,明明四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却多用一天时间完成,实际上,还是工作效率低的表现。 赞同观点三: 减少工作时间有利于刺激经济 对于职场人而言,四天工作制时可以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改善环境以及提高生产力。 缩短工作制有利于刺激经济。缩短工作时长,职工有时间去消费了,消费带动需求,需求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就业……这样的经济内循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健康有利的发展趋势。 反对观点一: 现阶段社会生产效率并不能支撑 据了解,西班牙此次试行,将有大约200家公司参加这项实验,参与企业不得降低员工薪资,但可获得补助,该计划最快会在秋季开始。 有网友表示并不看好该制度的持续性和普适性。他们认为不是所有行业都适用于四天工作制。也就是那些平时工作5天,实际效率4天能完成的行业适合。 反对观点二: 会大大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 缩短工时会大大增加企业用工的成本。法定工作时长的减少意味着公司更有可能为员工支付加班工资,雇主用人成本将会进一步升高,这些最终都会转嫁到产品或者服务价格上。对于普通西班牙人来说,这很难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失业问题如今已经成为西班牙的燃眉之急,如果这样的推算能够成真,不失为一剂救命良药。西班牙国家统计局在3月28日发布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数据,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西班牙国民经济断崖式下跌,创下了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跌幅,10.8%,这甚至超过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西班牙经济的影响。 反对32小时工作制的人们认为,这种工作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生产部门。例如,他们认为服务业(约占西班牙公司的42%)无法适应这一计划。 以酒吧,饭店或美发店为例,降低法定工作时长并不会改变这些行业劳动者实际的工作时间,反而意味着用人单位需要支付更多的加班工资。 也就是说,对于许多中小雇主来说,他们如果想维持现有的工作时长,就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但是在疫情打击之下,本就饱受营业时长、游客禁入、顾客容量、经营面积等防疫措施影响的服务业,已经元气大伤,无力再承担用人成本的进一步升高。因此,以西班牙企业家协会(CEOE)为代表的雇主方坚决反对这项计划的实施。 比起32小时工作制,政府应该解决其它更加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在西班牙,劳动监管部门要求公司需要使用专门的劳动时长登记系统,用以保证劳动者的工作时长不超过法律限制,但是许多公司尚未启用工作日注册功能,因此很多公司的加班在法律监管之外,劳动者收不到任何加班费。 一个世纪前的1919年,西班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国家;一个世纪后,西班牙能不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每周32小时工作制的国家呢? 四天工作制能在我国的企业里实施吗? 首先,它与上班族息息相关,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准确地说,是关乎切身权益。 四天工作制在一些国家已有先例。在挪威、法国、西班牙、希腊等国,人们的休息时间相对也都比较长。 一些国家实行四天工作制,未必意味着我们可完全照搬。但是,参照五天工作制在我国的落地路径,四天工作制并非完全没有“移植”的可能。 上世纪40年代初,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全面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的五天工作制,而我国直到1995年才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 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趋稳,更追求质量。而国人对生活品质更讲究,对休闲娱乐更向往,确实不必奉行“拼命哲学”。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质量,远比延长工作时间更有效率,也更有意义。再说,休闲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可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际情况,落后就会挨打。只有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企业才有“懒惰”的实力。曾经的美国英特尔公司和现在的美国高通公司都经常被人称为“牙膏厂”,凭借着芯片领域的先发技术优势,经常像是挤牙膏一样的发布新的芯片产品。即便用户心里有所不满,手中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站在打工人的角度,挣钱少且干活累的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抱怨;同时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现在也确实没有提供高福利的能力。这就形成了企业发展和用工成本之间的一个矛盾点。 不管这个话题背后有没有人炒作,那些在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过程中,努力奋斗的每一位打工人都是值得敬佩! |